>
2023-02-13|
分享到:
|2113 |文章来源:本站综合整理

ChatGPT热度不断飙升,全球AI大战一触即发

近日,由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发布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在各大中外媒体平台掀起了一阵狂潮。短短时间,其用户量过亿,注册用户之多导致服务器一度爆满。

 AI 绘画之后,由OpenAI 上线的 ChatGPT 成了新的流量收割机,也引发了网友的一系列“花式整活”。ChatGPT的功能是如此强大,以致连马斯克都认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 AI 不远了”。

ChatGPT究竟是什么呢?

ChatGPT是由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的一个聊天机器人程序,其实早在去年11月30日就已经发布了,有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1月,美国约有89%的大学生在用ChatGPT完成作业。

本质上来说,ChatGPT是一个由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ChatGPT是强人工智能的第一步?

随着ChatGPT的火爆,很多人都产生了ChatGPT比会下棋的“阿尔法狗”更贴近生活的感觉。

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做品牌策划、制作表格、写广告文案等等,ChatGPT给出的结果令人感到惊讶。虽然创意本身谈不上绝妙,但贴在街头或放在网上一定能够吸引不少人前来咨询。这正是ChatGPT所展现出的最大亮点。

不少人认为,ChatGPT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字、图像的创作。实际上AI语音生成还能帮助渐冻症患者与老年痴呆症患者,以及文物修复等等,但综述来看,其实,ChatGPT本身也是AI技术迭代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ChatGPT勾起人们对步入强人工智能时代的联想,即人工智能具有自己的意向性来设定目标。虽然强人工智能本身还存在诸多争论,但是分析人士普遍认可,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年与信息时代新阶段将至。

为什么ChatGPT能引起如此大的市场反应?

之所以能让马斯克发出“强大到危险的AI”的感叹,是因为ChatGPT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真的在产出类似人类的常识、认知、需求和价值。比如,根据很多用户的反馈,你可以提问ChatGPT对很多社会问题的看法,而其可以从“广大群众”的角度,通过客观理论的推理来进行解释,从而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的答案。

而从技术角度来说,它是因为引入了新的算法技术RLHF,即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可以说,ChatGPT的火爆是技术工程和服务产品的胜利。过去我们更为常用的是LLM,也就是大型语言模型,但是它的建模过程中并没有显式的引入人的偏好和主观意见,因而就缺少了人们从ChatGPT上面可以找到的“人的味道”,而RLHF的本质逻辑就是用生成文本的人工反馈作为性能衡量的标准,或者说是用这种反馈来优化模型,也就是说,直接使用强化学习的方式来直接优化带有人类反馈的语言模型。

正是这种快速反馈,让用户有了对ChatGPT拟人化的可能,一系列类似人的语言反馈行为再叠加轻松便捷的聊天场景,人们由原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准确性、即时性、客观性的苛刻要求,已经逐步转变为人性化、趣味化、互动化的反馈需求,甚至ChatGPT有一些不太恰当的回复也会成为人与其聊天中的乐趣所在,换个说法,ChatGPT可以提供人们在聊天中所需要的情绪价值,而不仅仅是信息反馈。

ChatGPT会替代人类思考吗?

每一次新的AI技术的出现,市场上都会有一个担忧,就是AI会不会有一天会替代人类的思考,抹杀人类的创新能力。其实,AI并不会取代人类思想,要相信比AI更加智能的永远都是人,而创新就是人类智能的体现。

AI替代的是那些“伪创新”,就比如达芬奇在创作《岩间圣母》时,画面的许多背景部分交给他助手画,这些低程度的、重复性的“伪创新”今后可以交给AI来做,这有助于“去伪存真”,激励真正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行业格局能否被ChatGPT改变

ChatGPT概念受到关注之后,各行各业正加速推进相关应用的布局。尤其是搜索行业的战火已经一触即发。

在海外,谷歌与微软展开积极对抗。微软近日相继宣布,将ChatGPT的技术整合到最新版本的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中。据第三方机构data.ai数据显示,必应应用程序的全球下载量一夜之间激增了10倍。谷歌也随后宣布了同类产品Bard,并表示升级之一体现在用户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提问,而不是用关键词搜索。

国内的相关竞争也即将展开——百度在2月7日正式对外宣布将推出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ERNIE Bot),同时百度CEO李彦宏在今年第一季度OKR关键任务为“引领搜索体验的代际变革”。据媒体报道百度搜索或将全线接入文心一言。

百度在国内搜索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360也于近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

除此之外,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动向也浮出水面。据阿里巴巴内部人士证实,ChatGPT类产品也已经在研发中,目前处于内测阶段。耐人寻味的是,阿里曾在2019年推出一款打着“无广告”口号的搜索类产品夸克。而除了搜索类产品的方向之外,也有传言称,阿里巴巴可能将AI大模型技术与钉钉生产力工具深度结合。

新搜索渠道可能还会为行业带来更大变数——腾讯和字节跳动都已有叫板百度的资本——今年1月腾讯方面公布的数据,微信搜一搜月活跃用户已达8亿。更有很多用户如今直接在抖音上满足搜索需求。抖音早已将本地生活,电商,问答等关键内容都整合在了一起。腾讯方面目前已发布过一款智能创作助手文涌(Effidit)。

不过,ChatGPT类项目是否能让行业格局突变,还不一定。实现ChatGPT最大亮点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即大模型的“大”。它需要把大模型尽量变成小模型或者稀疏模型,且大模型的训练和使用成本都很高。除了模型之外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实现ChatGPT后半段的人工过程变成自动训练。因此,在国内更需要警惕相关概念的炒作问题。

此外,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把时间维度拉的足够长,技术迭代在不断发生,总会淘汰掉一部分工作类型。因此,没有哪类工作一定永远会存在的。

ChatGPT的走红引发学术界担忧

ChatGPT的利用价值被人类挖掘,其引发的技术、安全、教育等问题也引起重视。

据英国《卫报》报道,纽约的学校已经禁止使用ChatGPT,因为担心学生可能会利用它作弊。纽约市教育部发言人詹娜·莱尔(Jenna Lyle)表示,这一决定源于“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的担忧,以及对内容安全性和准确性的担忧”。

由于ChatGPT在论文上的使用,多家知名学术期刊也正在更新编辑规则。据经济时报(ET)报道,《自然》杂志称,在其期刊上发表的论文,ChatGPT等软件不能被视为作者。

《自然》杂志解释:“这是因为任何作者的归属都意味着对工作的责任,而人工智能工具不能承担这样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ChatGPT的专业性也遭到质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德克萨斯大学教授保罗·冯·希佩尔(Paul von Hippel)发现,ChatGPT可以肤浅地谈论数学,但它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数学。“它不能纠正错误的数学概念,还经常会引入自己的错误概念,有时还会犯一些基本的电子表格或手动计算器不会犯的莫名其妙的数学错误。”

“它像专家一样行事,有时还能令人信服地模仿专家。但它通常是一种胡扯艺术家,把真相、错误和捏造混在一起,听起来令人信服,除非你自己也有一些专业知识。”希佩尔说。

ChatGPT引爆国内试玩热潮

ChatGPT的火爆引发了不少国内公众的“试玩”热情,由于目前ChatGPT并未开通直接面向国内的服务,不少国内小程序、公众号打起了ChatGPT的名义,为网友提供智能机器人聊天服务。

据悉,测试多款国内“ChatGPT”聊天服务后发现,一些程序的回复与真正的ChatGPT回复很像,疑似为链接了ChatGPT接口,而另一些程序的回复则与ChatGPT大相径庭。此外,许多以“ChatGPT”为名吸引网友点击的APP或小程序在服务上存在诸多限制,甚至出现了回答一个问题就要看30秒广告,或者回答4次问题后就要充值9.9元才能继续的ChatGPT“山寨”产品。不过截至2月8日,不少直接打着“ChatGPT”旗号的公众号或小程序的名称已经无法搜索到。

如何辨别“山寨”ChatGPT?

国内目前的“ChatGPT服务提供方”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取得ChatGPT官方接口,再提供给国内用户的“二倒手”,另一种则是完全的“山寨”,使用的AI对话模型质量不及ChatGPT,自然无法给出高质量的回答。

ChatGPT相比其他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容联云AI研究院院长刘杰曾表示,ChatGPT引入了强化学习机制,其不仅仅像以前的大模型,利用了没有人工标注的数据去学习,还在新版本上引入了人工标注的数据,通过人类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所以,当你在尝试与ChatGPT进行对话时,从人工智能回复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础的认知判断,为此,作为借鉴参考来说,ChatGPT的确可以为互动者提供一些资料,但切勿让人工智能直接取代作为独立思考个体的我们。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