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16|
分享到:
|892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资生堂中国否认裁员40%,但在华正遭遇增长困境

近日,有消息称资生堂中国裁员40%。对此,资生堂中国回应称:相关传言与事实不符。资生堂中国于2024年开始实施新的品牌组合战略以夯实业务基础。相应地,内部也正打造更整合、更敏捷的组织架构,进一步推动协同效应。组织架构的调整仅涉及相关工作岗位的微调。

 

据资生堂中国内部在职员工透露:“公司没说裁员,只是冻结Headcount(人头数),部分hc离职不再招。”

尽管组织架构的人员调整,没有传言中裁员40%那么夸张,但资生堂从2023财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出现下滑,到大幅下调年度业绩预期,再到股价创下纪录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都可窥见,日本美妆巨头资生堂已站在了风口浪尖。

公开资料显示,资生堂成立于1872年,系日本知名化妆品品牌,业务遍布全球约120个国家及地区。1981年,资生堂作为首家国际化妆品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立足中国40余年,资生堂中国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美妆公司。截至2023年上半年,资生堂在中国的员工数近8000人。

目前,资生堂在中国运营26个品牌(含跨境电商),包括SHISEIDO资生堂、肌肤之钥、御银座、娜斯、怡丽丝尔、茵芙莎、安热沙、安肌心语、醉象、玑妍之光等品牌,产品覆盖护肤、彩妆、美容仪器及香水。

资生堂多次表示,要长期押注中国市场。在2022财年,资生堂集团全球净销售额增长5.7%,实现营收约合人民币555亿元。其中,中国市场以24.2%的占比超越占比22.3%的日本市场,成为资生堂的第一大市场。

但从去年8月,日本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后,日妆在中国市场迎来史上最大危机,并迁延至今。资生堂作为日妆的代表,受到核污染水排放的影响,在第三季度迎来业绩“大跳水”。

财报显示,资生堂2023财年前三季度净销售额同比下跌5.3%至722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按固定汇率计算下跌8.9%;核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至368亿日元。其中,第三季度,资生堂销售额同比下跌15%至228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2亿元),核心经营利润下跌53%至8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净销售额、核心经营利润双双下滑,第三季度成为资生堂自2021年以来,过往11个季度中表现最差的一季。

 

具体到中国市场,资生堂三季度销售额下滑9%,退居为资生堂第二大市场,而在2023上半财年,中国还是第一大市场,严峻的危机正倒逼其进行变革。

这不仅是2023年履新中国“一把手”的梅津利信的挑战,更是资生堂这家百年企业面对的挑战。

对内,资生堂在2023年11月至12月,共发布了三则组织及人事变动通知,设立价值创造战略总部、公司治理部,成立全球品牌价值发展中心、全球产品价值发展中心。同时,将原“D&I(多样化、公平和包容)战略推进部”更名为“DE&I(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战略推进部”,多项举措并行,强化董事会的适当监督职能,提高公司对客户需求和市场的应对能力,202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其中,曾任资生堂中国CEO的藤原宪太郎(Kentaro Fujiwara),继2023年1月1日升任资生堂社长、COO(资生堂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后,今年在原来职务基础上,还担任日本地区首席执行官一职,身兼数个要职。而此前负责日本市场的直川纪夫(Norio Tadakawa),担任首席策略业务拓展官一职。公开资料显示,直川纪夫曾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担任集团首席财务官,并领导整个资生堂的转型。2019年以来,他在网络、物流、生产等领域进行了结构性改革,是一位具备丰富变革经验、深度了解上下游业务的领导者,或将为资生堂的业务拓展带来新气象。

对外,资生堂32亿元收购美国护肤品牌,重磅押注欧美市场。其中,2023年12月8日,资生堂宣布以美洲地区总部资生堂美国为基地成立风险基金Shiseido Long Term Investments for the Future(以下简称“LIFT”)。该风险基金主要以欧美为焦点,投资在美丽健康领域具有挑战创新、预期增长的品牌和开发新业务模式的初创公司。目前,LIFT目前已经收购了美国皮肤微生物研究公司Phyla和澳大利亚男士美容品牌Patricks。

12月23日,资生堂集团发布公告称,已通过美国分公司收购了美国以皮肤医学为基础的功效护肤品牌Dr.Dennis Gross Skincare。据披露,此次收购价格为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11亿元),按照预期,该笔交易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显然,资生堂想要在中国消费者心中重塑品牌形象并不容易,而对于其本身而言,进一步寻求中国市场之外的增长驱动力同样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总结来看,从内求变,由外寻新增长,“失速”的资生堂正在寻求破局。

受过去三年疫情影响,整个美妆行业一度面临着较大的价格压力,梅津利信也坦言称,资生堂在中国进一步推广产品时,也遭遇着一些参与者激烈的竞争。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消费者日渐丰富的认知,正逐步抹平国货与进口产品、线上和线下的分野。

在化妆品市场“贴身肉搏”的背景下,其实不仅仅是资生堂中国,所有的美妆大集团都是时候以新的姿态来重新面对中国市场了。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