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2-05|
分享到:
|1912 |文章来源:蓝媒汇

京华时报明年停出纸质版,全面转型新媒体

此前对外宣布于2017年1月1日休刊的京华时报,曝出又有最新变动:不再是彻底停刊,而是停出纸质版,全面转型新媒体,且该走向,已基本落定。

据了解,早在一周之前社交媒体上便传出,有京华时报高管在微信群里以 “领导授权发布”名义,称“明年京华时报将以全新的形式继续呈现在广大读者和受众面前,京华品牌将得以延续。”很快,被业内视为京华时报或将不再关门,而以转型新媒体的形式继续生存。

近日一张流出的一位京华时报"领导"朋友圈截图证实了上述高管表态,并称该方案最终落定,京华时报将于2017年1月1日起停出纸质版,全面转型新媒体。之后,该消息得到证实

这意味着,近两个月的围绕京华时报是否休刊、以及休刊之后的走向暂时有了定论。

据了解,10月中旬便传出的京华时报将休刊的消息,再到11月13日,从京华时报的官方表态来看,休刊几成定局。

当天,《京华时报》官方微博、微信分别发布《京华时报社员工转岗交流工作启动》的消息,称过去几年来,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京华时报》身陷困境,亏损严重,突围未果。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了将京华时报社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并于2017年1月1日休刊的决定。

一时间,京华时报的休刊,让业内唏嘘不已。这个立志打造“百年京华”新闻理想的报社,或将止步于15周岁。

虽然令人惋惜,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从中国报业走过的市场化改革历程来看,高度竞争的北京都市报市场上的京华时报进行改革调整,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而是传媒市场规律下的正常现象,也是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合理现象。

不过,从目前的最新变动来看,京华时报选择了以放弃纸质版,转型新媒体的形式,来继续保留这一品牌,让京华时报得以继续生存延续。相比彻底休刊,无论对于京华时报,还是对于业内来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事实上,京华时报在新媒体端亦有不俗表现。

截止目前,京华时报仅官方微博有近980万粉丝,在微博媒体机构蓝V中影响力、粉丝数都排名靠前。此外京华时报还有自己的同名新闻APP,据了解,其在业内知名度有限,甚至有京华时报员工亦未听说过该APP。

值得注意的是,从其京华网官方页面下载的显示更新于2016年5月的APP,打开后无法使用,而从小米应用商店下载,获得的显示更新于2014年4月的京华时报APP,倒是能够打开,但信息一片空白。

京华时报在全媒体领域,还有京华网、微信公众号等等。在两微一端上,京华时报都进行了较早布局。相对于在微博上积累了大量粉丝之外,但其他则略显乏力,仍需投注大量精力。

其实,在面对传统媒体广告断崖式下滑,以及新媒体冲击后,已经有很多媒体选择了这条路径,当然还有些更加彻底,直接以停刊终局。

2015年2月,知名杂志《壹读》宣布停刊,官方表态战略上放弃了纸质杂志,全面收缩《壹读》杂志的发行工作,将主要精力放在视频、微博、微信等将新媒体产品,《壹读》以数字化的方式继续生存。

今年10月,创业圈媒体《创业邦》将于2017年1月起停刊。据了解,创业邦品牌旗下媒体还包括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微博、数据库、创业创新榜单、研究报告及峰会等。其运营公司的工作重点已不再聚焦在纸媒平台,旗下新媒体平台仍将继续正常更新。

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称,2017年《中国青年报》全新改版,周六、日不再出版纸质报纸,并号召读者成为“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用户,每周六、日向读者推送专属内容。

等等。“新闻纸与新媒体之间的墙被逐渐拆掉”,转型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

京华时报最后将采取怎样的形式自保并延续生存,目前仍有待官方进一步确定,转型新媒体的具体细节,仍属未知数。且根据员工透露,具体员工的人事调整,也尚无定论。

不过一个事实是,在多方博弈努力下,即便在11月13日发出了休刊公告、员工转岗的消息,京华时报近日仍出刊正常,并仍有多篇稿子获得不错反响。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