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2-16|
分享到:
|2328 |文章来源:广告导报

模式被颠覆:2017年全球媒体的十大趋势预测

杨锦麟 锦绣麒麟传媒创办人、董事长

这是锦绣麒麟传媒创办人、董事长杨锦麟在第三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上分享的内容。

我简单地给以下的各位领袖们做一个导读,就是2017年全球媒体趋势的展望,我在这里做一个归纳。此时此刻我们在迎接2017年,尤其是媒体革命,我们可能会遭遇到什么

趋势:纸媒消亡与转型,电视衰退与关闭

这应该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点,2014年以后,日报和周刊的数量持续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不敢说中国大陆,就香港而言,创办之初的《苹果日报》最牛的时候一天销量是75万份,现在不到9万份。

香港的《明报》最兴盛的时候日销量45万份,现在不到2万份。其它的媒体,包括《晨报》现在闹得很凶,它已经没有纸媒,只有电子版。《明报》最挣钱的那一块已经被大陆的民营企业买走,香港的唯一一份英文报纸也被马云收购,他收购完以后,它的中文网就被关了。

英国《卫报》现在要电子报化,很多我们熟悉的传统的知名媒体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趋势facebook等平台取代传统新闻,成为替代者

facebook已经成为一个媒体的平台,而且是综合的平台,包括视频直播等等。谷歌在全球没有一个制作团队,但是它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视频节目的储存,这是一个趋势,移动端已经取代了PC,我们现在每个人至少两部手机、一部平板电脑,这大概是标配,可能有的人还更多。所以这是一个情况。美国民众更多是从数字媒体平台获取新闻。

我再举个例子,欧美国家的很多旅游者有45%的人是通过移动端来决定他们的旅游目的地所有的消费取向。

所以facebook等平台取代传统平台成为替代者,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现实。facebook已经在推比较流行的短视频,短视频广告的投放已经精准到前6秒,你前6秒如果不能吸引到消费者,基本上起不到作用。

趋势:广播听众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并转向移动客户端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都在现场,我们获取外面的信息是电台,是空投的很多手摇发动的电台,但这两年,广播尤其是移动端的电台已经成为了目前一个很值得我们重视,特别是做媒体投资的人一个很重要的现象。

我现在在喜马拉雅电台也有一个收费的音频节目,音频节目已经取代视频,而且美国国家公共广播走出了长达数年的财政赤字,开始向数字内容扩张。

中国现在的移动端的电台、移动端的音频方兴未艾,而且呈现的趋势让人很惊讶。这也是一个趋势,不仅是在国际上,在中国也有这么一个趋势。

趋势: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不断地攀升

这个数字很清楚,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使用互联网和拥有智能手机的人的比例有了显著提升。

香港虽然只有不到800万人口,但是有350万到400万人口,一人拥有两部及以上的手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移动端,就跟今天中国大陆一样,移动端已经在取代PC,已经成为我们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我们基本上一部手机就能解决所有资讯的接纳、办公、通讯等等的事情。

社交网络的新兴市场在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互联网用户中非常流行,而今天我们深圳的华为、中兴,以及很多中国品牌的手机现在打向的市场不是中国大陆,而是印度,印度这方面的市场惊人。

现在在世界上,大概有三样东西是代表中华文化的元素,第一个是华为的广告,第二个是贵州老干妈,走到哪儿,什么餐厅都有一盒贵州老干妈,第三个是康师傅方便面。在南美洲方便面一盒要5美金,贵到吓死人。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要注意的趋势。

趋势:新媒体3.0掀起的第三次浪潮

新媒体的3.0最重要是体验,是身临其境,包括技术带来的数据、讯息媒体化现象,借助移动平台“语义网络”等各种各样的技术,包括VR、数据化的技术、新闻广告等等,都会在3.0这个概念下展示,这就是凯文凯利在《必然》那本书里面提的两个概念其中之一。

第一是重合。在新媒体时代,移动端的时代,学科和学科是叠加的,重合之后的平行四边形的结果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人工智能化是一个趋势。

第二个是共享。所以这个过程在3.0的技术手段,虚拟化的音频、视频,数据信息媒体化,媒体化的智能信息要主导新媒体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现在第一方阵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这个过程不仅是国际的趋势,也是中国的趋势。

海量的新媒体会打破传统媒体单一依靠广告市场的盈利模式,今天在座的很多媒体领袖,他们所在的单位,尤其是移动端平台,他们很多已经不是植入,我觉得这是一个未来的趋势。媒体可以打造多终端的网络信息服务,转型为融合性的信息增值服务。

趋势:内容赞助将是媒体收入的三大来源之首,其次是数据和视频

视频已经是短视频,短到了1分钟、1分半钟,短到6秒决定广告投入的价值。

内容赞助也就是内容原创,这对我们很多不得不离开南方系的朋友们,是一个很值得兴奋的事情,因为原创是我们的生产力,但是不是原创就是我们的盈利模式也很难说,因为在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

45.3%的受访者把赞助内容列为本媒体的三大金主之一,我理解这跟现在的自媒体的打赏有点相关性,但我非常讨厌“打赏”这两个字。读书人很酸,但是“打赏”这两个字有辱没文风之嫌,我为什么要打赏?

所以我的音频节目要收费,我的公众号是从来不搞打赏的。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讲是一个趋势,但是这个趋势不一定很明显,因为我们有很多优质的内容刚登出来很快就被灭了,这两天刚好东方网和腾讯闹得不亦乐乎,可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我觉得他们好像是同一个系统,不同部门之间的打架。

趋势:会员与付费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人不喜欢付费,搞智库的很痛苦,搞智库的人如果不付费,我们是很难受的。我最近几年都在搞这方面,有时候很悲哀,你说了半天,他说他也有所考虑。会员和内容付费是接下来最难做的业务,尤其是在中国,其次是数据和电子商务。

有三成的人在自媒体推出了付费内容,不过付费内容还是在试水,所以为什么我们很多转型的朋友,到目前为止真正有盈利模式的不多。很风光、很多人点赞,但就是不打赏,你要付费很难。我的音频节目上线以后,每个月只有100多个人愿意付费,98块钱的年费他们不愿意付,但是我相信我的真诚会打动大家。

电视的付费用户减少,流媒体的付费用户不断增加。电视的收看率大幅减少,每年在30%以上,10年前我们一进酒店是拿出遥控器打开自己喜欢的频道,我那时候在凤凰,当然打开电视就是看凤凰卫视,现在到了酒店,首先是打电话问wifi密码是多少,习惯已经不同了,收视、收听的方式不一样。

16%的电视用户取消了付费服务,北上广深电视开机率每年下降30%。我在酒店里面,我是不打开电视的,我是做电视出身,我现在所有的资讯,我的办公,我开电话会议,布置任务,我的财务给我报表,完全靠微信,我连邮箱都不用,有时候录我的音频节目我是用微信,又不要钱,而且还清晰。

趋势:新闻众筹时代,将会全面来临

当人们习惯于付费或者逐渐习惯于为某个信息付费的时候,众筹就应运而生。新闻众筹的项目的数量和得到的资金远远不能跟传统媒体新闻相比,但是在数码化的时代,众筹新闻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它为公众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来生产、支持和传播新闻,也为新闻增加了获得收入的选择。

虽然不容易,但它是个趋势。2009年到2015年,受到资助的新闻项目逐年增加,这个在华盛顿邮报以及我们所熟悉的很多新媒体的众筹新闻上已经有明显的效果,这一块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趋势:机器人生产新闻会越来越多,但原创报道仍有价值

现在有很多的媒体已经在尝试用机器人写新闻,尤其是体育新闻和财经新闻。但是原创报道还是有价值的,所以南方系出来的朋友你们不要心酸,内容原创还有价值。

2/3的美国人认为,50年内机器人和电脑就会接手目前人类的许多工作。民众对机器人和电脑带来的危机,心态极为微妙。

30年前、20年前我们认为很荒唐的事,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我们什么时候想过我们用过的手机,在20年前像砖一样巨大,但是现在像纸一样的薄,而且可以卷起来。

数码化时代把人类进步中很多不可能和难以想象的事情,都在逐渐变成可能和现实,这是趋势。

所以我特别佩服凯文凯利,20多点前他就预测到了人工智能的出现,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出现,尤其是在新闻报道、新闻媒体从业者方面,比较受用的应该是新华社,因为老发通告,包括六中全会,我看了一下中央级的媒体,省一级党报的媒体,版面都是一样的。我有一个朋友是某个省报业集团的总编,他说直接把人民日报的版式拿过来一套就行了。

我们不去批评他,但是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我认为趋势已经呈现,如果我们不能适应机器人取代人工,智能化时代我们以后就会被淘汰。所以我很钦佩褚时建,1995年他就引进了机器人,在生产车间里面用机器人运作,装箱、包装、运输,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世界先进的,他在1995年就做了,所以这个老头很了不起。

趋势:社交媒体成为重要的舆论场,数字新闻环境加剧用户政治倾向

你的微博、微信以后就是你的品牌,就是主要的舆论的品牌,数字新闻环境加剧用户的政治倾向,这届的美国总统选举,希拉里仍然在用传统媒体为她造势,花了不少钱,但是特朗普不依赖媒体,不投放广告,这个东西会不会影响选举倾向呢?

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用户的新闻阅读习惯呈现出差异性。在深圳、北京的地铁上没有人看书,在日本还有人看书、看报纸。在香港、深圳、北京的地铁没人看书,连免费报纸都没人看,人人都是看手机,但是香港人拿手机很多都是视频和电子游戏,我不知道大陆怎么样。

简单地归纳趋势,人工智能的发力、社交媒体的壮大、新闻平台的更替、新闻众筹的兴起,就等于2017年之后的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就是三个字——多元化。这跟我们整个社会的转型是一样的。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