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29|
分享到:
|1572 |文章来源:销售与市场

再见!蚂蚁金服!

太突然!

“蚂蚁金服”这个名字要消失啦!

陪了我们6年,正叫得顺口,就这样毫无防备地要去无踪了!

蚂蚁金服作为支付宝、花呗的母公司,主要给小微企业、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说白了,它是第一个把我们花钱、存钱、借钱的事全搬到线上的主。

这几天,它突然宣布以后不叫“蚂蚁金服”了,准备改名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集团”,要去金融!搞科技!

细想来,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巨头都在淡化自身的金融属性,全部穿起科技外衣!此举,是蚂蚁自身的业务变局,还是BAT们要布局新战场的序幕?

01 蚂蚁还是那个蚂蚁吗?

名字变了,业务会不会改变!

明确地说,会变!但变的不是业务范围而是业务重心!

支付宝、余额宝、花呗、芝麻信用等还是照常使用的。重点是,有些业务会增加,服务方式也会变化。

2年来,蚂蚁集团的业务重心改变其实早有端倪。

蚂蚁集团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运用到金融服务中,通过这些技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各种数字化服务,根据预测,到2021年,蚂蚁的技术服务收入将占总收入的65%,成为蚂蚁集团第一大收入项。

由此可见,科技收入几乎占了一大半,这样的公司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她在名字上加上“科技”二字呢?而且从去年底,蚂蚁就对外公布不再和其它金融机构合作了,准备把业务聚焦到商业信用服务中,其去金融、转科技的计划应该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所筹谋了。


各高层的职位介绍已经改成蚂蚁集团

02 蚂蚁集团可能是第二个阿里巴巴

蚂蚁集团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马云酝酿的一盘大棋。如今的每一步发展都在他的宏图中,很多业界人士认为,蚂蚁集团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阿里巴巴。此话怎讲!

事情要从2011年说起,那年,马云将支付宝从由软银和雅虎等外资控股的阿里巴巴中独立开来,在符合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继续运转。

三年后,以支付宝为核心的蚂蚁金服问世,其产品服务也逐渐从支付宝延伸到余额宝、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等。

如今在线支付、存钱、借钱的网络公司已经不只有蚂蚁金服一家。如何做好这些业务,不踩红线,又能把消费者和企业风险降到最低,与此同时还能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信用支撑数据,这些都需要高端的技术运用和支持。

如今,能做在线金融服务的公司有很多家,但是有实力提供这种成熟的技术服务支持又有多年经验的却是凤毛麟角!

也许蚂蚁集团CEO胡晓明在采访中说的一段话,能很好地诠释技术在未来金融服务乃至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适当提前消费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而在金融服务中技术的加持可以把恰当的额度给恰当的人,防止过度金融。对消费者和服务商来说都是最保险的。”

所以,规范的金融服务和信用社会的建立将会需要更多的技术服务支持,市场会非常庞大,而且蚂蚁集团如今的区块链自有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已经超过国际水平,在国外都有很多服务机构,而且阿里为其带来的丰富的流量与场景更是绝对的王者优势,此次改名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国际化发展铺路。

另外,从信用社会建立的角度来看,更早布局技术服务,最先占领了大量数据的,必然会成为未来信用技术服务领域的NO1,很多机构根本离不开你,那时候的蚂蚁金服,完全可以是第二个阿里巴巴,而且蚂蚁集团将是真正没有任何外资成分的中国巨头。

03 巨头为何纷纷撕掉“金融”标签

其实,近年来,想弱化“金融”色彩强调科技属性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并非蚂蚁一家,蚂蚁改名之前京东金融、小米支付、度小满金融都开始了“去金融,转科技”的种种大动作。

其实在某些早期的采访中,蚂蚁的高层就表态“蚂蚁从来就没想过成为一家金融公司,从来就是家技术公司!”“一定要敬畏金融,我们要做的不是颠覆,而是帮且金融行业!”那么拿什么来帮住,当然是最有优势的技术。

从外因来看,在线金融再火热最后还是依附于银行,永远也不可能颠覆银行。而且行业监管趋势日益严格,有消息称“金控管理办法”落地在即,而且蚂蚁是主要试点监督企业之一。所以,金融业务的各项开展必须依托牌照,金融控股公司也都是主要监管对象。

从内因来看,这些巨头一方面通过成立科技子公司强化科技布局,另一方面,可以抢占科技技术服务市场的先机。

所以,无论从合规监管还是自身发展考量,“去金融,转科技!”将是整个互联网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绝对的发展趋势!一场关于互联网巨头的技术大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