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办的“直播赋能新业态 数字经济新引擎”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会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了《互联网平台“直播+”赋能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快手平台直播为例,从数据和内容切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不同场景,全面剖析直播带来的影响与可能。
当前,直播技术应用涵盖领域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正在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动能和基础设施。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线下经济受挫,线上消费与服务兴起,直播平台以技术和用户的双重优势,为社会蓄势赋能。《报告》深度分析了当下直播新生态,通过结合快手“全场景”蓄势赋能案例,展望未来“直播+”时代的深层变革。
图:直播助农活动相关界面
此外,直播在教育普惠和文旅传播方面也有诸多探索和尝试,均表现不俗。据《2019快手教育生态报告》数据显示,快手教育类短视频作者超过99万,累计生产视频量高达2亿,教育直播日均观看时长相当于734年。今年2月,快手联合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展“良樂”线上音乐会。身在北京、上海、合肥、波士顿、纽约5个城市的9位音乐家在直播间隔屏接力,近4小时的线上音乐会,累计观看总人数超过300万,峰值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万。
图:快手联合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展的“良樂”线上音乐会
图:“进击的快手”发展模式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彭兰认为,直播赋予了更多普通人新的权利,促进了社会资源更好的流动与重新分配。与依靠文字的思想光辉引起众人注意的论坛、博客和微博等平台相比,短视频直播平台使得弱势群体获得话语权的上升通道,原本因文化和技术门槛被排除在媒介话语表达空间之外的边缘网民群体,重新获得了创造、生产和分享自身文化的机会。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指出,只有注重发掘“直播+”蕴藏的巨大价值,抓住5G时代“直播+”的风口,才能取得传播主流价值和变现自身价值的双成果。他认为,网络直播既实现了面对面交流的高效又打破了时空限制,是信息传播的优化回归,符合人类交往总规律和技术发展大趋势。
《报告》阐明,移动视频时代的到来使得“直播+”成为融入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政治领域的重要结构性力量。这一极具包容性与驱动力的新型媒介形态正在逐渐演化成一种结构性力量解构与重构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播+”作为一种更强大的信息承载交互方式,正逐渐进化为一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主流传播形式,在5G 时代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