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量的金钱砸入,被滴滴打车培养起来的消费习惯终究是引起了一系列问题。滴滴打车顺利成为我们的一项基础设施,生活中再也离不开它,于是这时候平台就开始为所欲为,给乘客和司机带来了极大困扰。
滴滴司机与平台的争端不如外卖骑手来得激烈,然而所反映的问题大体都是一致的。平台规则不透明,随意修改抽成比例,抽成比例过高,随意扣钱等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人士吐槽,然而滴滴打车一直置若罔闻。
最终继美团之后,滴滴打车的麻烦还是来了。近日,滴滴打车被相关部门约谈了,不少滴滴司机表示,是他们这么久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他们相信在这之后滴滴肯定会改变的。
我们会改变:滴滴就约谈做出回应
和司机预想的一样,5月24日,滴滴方面表示会努力营造一个更好的乘车环境,关于平台和司机的纠纷,企业会制定出合理的抽成比例,同时让规则和制度更加透明化、合法化,同时承诺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福利保障。
滴滴这样的回应在以前是从未出现过的,即使之前已经存在了多起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的实证,他们都是寻找各种理由忽悠过去,不是技术失误,就是设备问题,总之不会直面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
在这次约谈过后,一方面滴滴司机的工资问题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人身安全和工作福利也有了可以期盼的地方。然而司机的问题解决了,乘客的问题恐怕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滴滴或许永远都不会直面这样的问题。
滴滴学会了赚钱,行车路程却变长
都是老客户了,同样一条路乘坐滴滴也有数十次,城市的公路没有什么更改,然而最近滴滴打车的行车路线意外发现了变更,故意在目的地周围绕了一个大圈,所以车费也比以往多了几块钱。
没有极端的天气,去的时候是一条路,回来的时候又是另外一条路。明明有一条更近的路就在旁边,行车路线却规划不到,于是,来回的车费也是相差了几块钱,滴滴对于地图的规划真的是越来越有自己那一套了。
不少乘客都在反应类似的问题,然而用户能不坐滴滴吗?滴滴打车做好以后,又弄了个花小猪来搜刮剩下的用户,将一大批用户圈进自己的场地,收多少钱、走哪条路只能任由滴滴安排,市场上滴滴一家独大。
滴滴打车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滴滴打车是聪明的,以前大数据杀熟做得太明显,这一次就利用后台数据重新规划路线。用户要乘坐就下单,不乘坐就下一个,在这样单一的服务中,乘客别无选择,如同服务区的高价食品不吃就会饿一样。
价格统一上涨后,自然就不需要再来搞大数据杀熟那一招。司机那边也不容易,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期,车内即使有空调也不见的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更多的安全措施,如高温防护等,依然是一个问题。
要求司机一天得接多单、要求司机有单必须接、不把服务范围内的单子指派给对应司机,这一切对于司机来说是折磨的。他们甚至连该不该停下来上个厕所这样的问题,都要犹豫一下,就是怕平台不派单,怕平台会扣钱。
希望滴滴打车经历这次约谈后,不要再拿这么多条条框框来卡住自己的司机,毕竟真正要把这个平台盘活,还得靠万千司机的夜以继日。对他们好一点,也是对自己好一点。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