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召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并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高文、丁文华,部分广电局、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网络视听平台、高校和设备厂商负责人及老专家代表共16人,围绕内容供给、网络传输、技术创新、用户服务、产业发展、政策法规、标准制定、行业治理、生态建设和体制机制等提出意见建议。
应当讲,这是国家广电总局新班子调整后展现出的新气象,通过咨询会的方式,既是向行业专家、学者和从业者问需、问计、问政,解行业之困,急行业所需;也是通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锚定高质量发展,引导并激活全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更是总局实施“开门办广电”的重要举措。
“开门办广电”的前提,是要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同时以更为包容的视角和态度,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视听生活的新关切和高期待,面对新机遇、新任务、新要求,让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
“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是广电行业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重大课题,也是广电总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推进调查研究走深走实的重要任务。”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在听取专家发言后表示,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入系统研究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破解难题的改革举措和推动工作的政策标准,切实履行好传播党的声音、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责使命。
在曹淑敏发言中,重点提到了几项工作,可以透视出总局在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安排部署。
比如,曹淑敏强调,要锚定“两大业务、三大属性、四个层次”工作定位,这是总局新领导班子对总局工作的一项全新定位,非常及时也十分重要,对此,《广电视界》将另文赘述。
另外,曹淑敏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广电系统和广电行业,系统化谋划推进广电工作。
发展与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既肩负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向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精神文化产品的职责,同时也承担确保安全播出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任,唯有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才能逐步构建起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新发展格局。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体深度融合,是总局持续推动的重要工程,其重要目标就是构建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推动传统媒体在管理体制、人才队伍、技术应用以及传播创新等方面寻求新突破。
对此,曹淑敏曾在某次重要会议上有专门论述,“要加快融合聚合,通过成立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推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和新媒体聚合联合,化‘散’为‘聚’、攥指为拳,打造网上宣传的‘广电联合舰队’”。不久前,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首批已经确定100家成员单位、15家牵头单位和5家支撑单位,而100家成员单位中涵盖了省级广播电视台和实力较强的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主账号、新闻类账号和客户端,受众总规模超过17亿。一系列动作代表总局以强化传播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持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决心和信心。
广电系统和广电行业,既代表着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要有全局观点,也要局部服从全局。如何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呢? 就是要以整体思维聚合力,用统筹方法谋全局,锚定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重要任务和宏伟蓝图,以系统观念定好行业坐标、找准发展定位。
曹淑敏在发言中还特别谈到,要创新深入研究广电网络全链条贯通、体系化升级、差异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思路举措,协同推进超高清产业发展,积极推动5G、AIGC等新技术创新应用和管理。
如果将这段讲话与《“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看的话,能够清晰看到一段时间内广电网络建设以及“未来电视”等创新应用的发展图景。
无论是广电网络建设还是“未来电视”的设想,事关广电视听未来发展的行业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构建现代化大视听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对于正在建设中的文化专网或是“智慧广电”发展行动,乃至于发展高新视频等新型文化业态,均是引领行业迭代升级、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前景广大。
总之,曹淑敏局长的讲话虽然在报道中是寥寥数语,但却深意十足,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的重要基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小伟、杨国瑞出席会议,中央第28指导组副组长赵凡等到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