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24|
分享到:
|1007 |文章来源:4A广告网

必胜客造24m长的巨型披萨船,压迫感上来了

在这个万物皆可 “PLUS” 的时代,美食与创意的碰撞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舌尖的享受,它们正以超乎想象的规模,入侵我们的生活空间,让人直呼 “ 城会玩 ”!

如果说你已经对寻常的街头小吃失去了新鲜感,那么请准备好你的相机和惊叹号,因为必胜客刚刚在上海黄浦江上“扔”下了一块巨型的惊喜——“必胜客号”芝士披萨船,正式开启了美食跨界艺术的“浮夸”新篇章。

 

想象一下,黄浦江畔,微风轻拂,而江面上缓缓漂浮着的,不是普通的船只,而是一块足以让吃货们集体“瞳孔地震”的巨型充气披萨。

这可不是你家楼下外卖小哥手里的普通尺寸,而是放大版的“芝士诱惑”,大到足以让岸边的行人误以为自己穿越进了《格列佛游记》的巨人国篇章。

 

这艘“必胜客号”披萨船,凭借其醒目的色彩瞬间成为了朋友圈的新晋网红,让过往的行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手机,咔嚓咔嚓,记录下这份“大有来头”的奇遇。

而说到这股巨型装置艺术的潮流,必胜客的芝士披萨船显然不是孤独的航行者。

之前LV成都太古里就搞了一个霸气外露,盘踞三楼的巨型虎尾,它不仅是一道穿越楼层的视觉盛宴,也是时尚与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让人在逛街购物的同时,仿佛步入了一场奇幻森林的探险之旅。

 

在广州珠江钢琴创梦园,名创优品的新年特辑——一栋建筑被“打扮”成巨型日历。硬核又不失浪漫。

 

之前网络上被调侃的“安慕希大楼”,因为长的像安慕希,所以直接被网友硬塞说这是安慕希总部。

华为mate系列发布的时候,因为要宣传它的影像“XMAGE”,在上海搞了一个巨型月亮,当时还有很多人说华为手机拍月亮特别清晰。

意大利一个号称“幽灵建筑师”的年轻艺术家——Edoardo Tresoldi,擅长用户艺术、历史、现实和幻觉交织出一个戏剧世界。

他在意大利南部的港口萨普里,创作了一个艺术装置《PENSIERI》。一位注视和凝望大海的人物形象,全部由钢丝组成。远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透明的背影与海天一色,风云相交。

在迪拜,面朝大海,麦当劳做了一个巨大的「M秋千」,用符号化的童年记忆,向人们示意“在忙碌中不要忘记回归简单的快乐”。

 

荷兰艺术家Theo Jansen做的“风力怪兽”作品,就是用很多塑料管做一个能在海边自己走路的“怪东西”。

餐饮娱乐公司Dave & Buster's在橄榄球赛事期间,在门店上线了12米长的电视墙。因为很多人理解不了12米电视屏幕有多大,就利用了“香蕉尺”这个网络流行梗(模因Meme),进行了一次非常夸张的宣传活动。做了一个巨大的香蕉作为比例。

 

这一系列巨型线下装置,不仅是品牌创意的集中展现,更是城市文化活力的生动注脚。它们以一种幽默而又不失深意的方式,告诉我们:在这个创意无限大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把一块披萨变成江上的风景,或是让一栋楼告诉你今天星期几。这波操作,确实有点东西。

巨型艺术装置

城市文化与商业创新的交汇点

这些巨型艺术装置的兴起,无疑是现代品牌营销和公共艺术领域的一大创新亮点。它们超越了传统广告的界限,将品牌信息以更加直观、互动且富有创意的形式展现给大众,不仅塑造了城市的文化景观,也深刻影响了人们对空间、艺术与商业融合的认知。

以必胜客的“必胜客号”巨型芝士披萨船为例,这个项目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这种极具创意的方式加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联结。

这种规模宏大、设计独特的装置艺术,让人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品牌记忆点,展现了必胜客在餐饮行业中的创新力和对顾客体验的重视。

名创优品的“巨型日历”则更侧重于与节日氛围的结合,通过将一栋建筑转变为日历的形式,既是对新年的独特庆祝方式,也是一种创新的城市美化尝试。 这样的艺术装置不仅让建筑物本身焕发新生,也激发了公众对于时间、节日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新思考。

巨型艺术装置不仅仅是品牌宣传的手段,也是城市文化与商业创新的交汇点。它们以独特的方式促进了公共空间的活化,增加了城市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同时也为品牌塑造了独一无二的形象。这类装置艺术通过其震撼的视觉效果、深刻的寓意以及与观众的互动性,展示了创意无边界的理念,预示着未来商业与艺术融合的新趋势。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