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30|
分享到:
|2842 |文章来源:本站

央视点名趣头条 实测赚“钱”背后

边看新闻边赚钱,趣头条正在以拼多多式的营销步调向一二线城市之外的市场挺进,成为下载量飙升的一款“黑马”APP。回首趣头条发展轨迹,堪称“完美”!如此傲娇的成绩,不得不说它确实占据了互联网产业链的一席之位。公司发展速度快,问题也快速反应出来。

作为一款新闻资讯类APP,趣头条拥有庞大的阅读群体,几个标签足以证明趣头条的江湖地位:发展速度快、在美上市、用户众多、市值一路飙升,靠阅读赚钱等等。反之,另一派真实的声音在暴增的趣头条用户体验中产生,内容低俗、标题党、题文内容不符、不实报道、自媒体乱象……

就在近日,央视曝光趣头条称其是“刷新闻赚现金”的低质量传播平台,并涉嫌触碰法律底线。

耳听为虚,笔者打算亲身体验,探一探实际的阅读用户背后是怎样的?

打开趣头条APP,首先映入眼帘的推荐内容多以娱乐花边新闻为主,其次是一些与生活相关,选题内容引人注意的文章,但绝大部分的文章内容可以说和标题并不相干,内容的来源方也大多为网络。搜索某明星关键词后得到的新闻更是“有料”,虚假新闻标题说得有鼻子有眼,但实际文章却并不扣题。

以上为内容截图

说完内容,笔者亲身体验了一下趣头条的最大“优势”——阅读新闻赚现金。

趣头条APP登陆后,笔者每看一篇资讯在一定时长内便会得到3-10积分,主要是通过APP右下角的记时工具进行累计奖励,经过掐算,单篇资讯的浏览停留时长约为20s。根据趣头条积分换现金的规则(1600积分换1元),一位读者需要每天阅读至少160篇才能换得1元现金奖励。

当然,阅读赚取现金的收益可以说微乎其微,趣头条能快速吸取用户的重要手段主要是靠用户吸引用户的方式。根据趣头条APP内的指引介绍,每一位用户若成功邀请其他人下载并安装,便会得到8元现金奖励,以此类推,用户邀请成功的人越多,赚的自然就越多。由此规律发展,三四线城市中年女性、小镇青年、农村用户便成为趣头条APP的主力用户群体。

以上为趣头条现金奖励机制及排行

在趣头条内,有一个收入排行榜单供每一位用户查看。其中,榜首用户已获得8800余元的现金奖励,而他对应邀请的人数高达7200余位,赫然的数字展示在用户眼前,除了让你羡慕并激发你的斗志外,貌似没有别的用途。

结合对趣头条APP的使用体验,笔者认为趣头条式的APP能够被快速孵化,主要原因还在于现金奖励的诱惑,而并非内容质量的高低。经过应用时搜索后笔者发现,市面上类似趣头条模式的APP并不在少数,粗算下来,打着“赚现金”招牌的APP已突破50余款,令人瞠目。

一边通过“赚现金”的噱头吸引流量,一边对外公布喜人的财报信息,在如此经营的模式下,趣头条真的是只赚不赔吗?

据官方消息称,趣头条成立两年便在美股上市,2018第三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高达9.77亿元人民币,同比2017年第三季度的1.57亿元增长了520.3%回顾2018前两个季度数据,一季度趣头条营收2.36亿元,二季度达到4.81亿元这意味着,截止三季度末,趣头条实现了季度营收环比连续翻番,以此类推,趣头条预计四季度营收在12亿至12.5亿元之间。

再看趣头条官方年度数据:2016趣头条营业收入5795万元;2017年达5.1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近9倍;2018年仅前三个季度的营收就达到16.95亿元,是2017年全年的三倍多。

事实呢?趣头条净亏损为10.33亿元,同比扩大8883%。尽管它将其巨额亏损归结为7.18亿元的股权激励,但财报披露当日,股价还是一度大跌超过14%

趣头条真的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吗?答案并不是完全否定,虽然趣头条以网赚模式起家,但其获得的流量用户多位三四线城镇人口,瞄准下沉市场是未来的营销趋势。

有些来自资本市场的支持者称,瞄准下沉人口,可以获得未来红利。但简单粗暴的网赚模式真的就能激发市场活性吗?这是一个耐人思索的问题。若想获得来自下沉人口的红利,便要清晰用户与广告价值之间的连带关系——首先,要考虑用户带来的广告价值能否超过用户成本(包括用户互动成本和用户获取成本);其次,用户的流失率和广告的商业价值大小是否成正比;最后是基于前两点广告主能否长期持续地投入广告,以及流量变现的价值。

显然,趣头条目前的运营模式并没有完全权衡好自身资源与广告价值之间的关系。目前的趣头条正在用一套所谓的产品逻辑改变用户消费观念,通过将产品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来伺机抓住产业发展的未来,这也正是为什么趣头条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优势并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怎么看待趣头条这款资讯类APP?有些曾使用过该APP的人认为,趣头条低质的传播内容阻碍了社会进步,不实的传播信息甚至会造成不堪想象的后果,毕竟多数老年人并没有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还有人认为,趣头条的上位更像是踩着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庸俗的内容、传销式的流量换取模式,最不尊重的就是那群忠于内容创作的人。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孵化出许多便民利民的新技术、新生活方式,同样也为试图走捷径、赚资本热钱的有心人钻了空子,然后,政府管控的速度追不上随时能迸发歪点子的企业……其实,趣头条瞄准了一个具备营销潜力的好市场,但若依旧不对内容进行审核、不采取相应广告净化升级、不开发更多元的盈利木事,那它终会成为互联网历史中一款被淘汰的应用。

编者语:今日,恰巧趣头条在北京举办2018趣生态大会,该活动以「趣头条速度」背后的秘密是什么为主讲点,笔者并不怀疑其发展“速度”,只希望趣头条在秉承口号式—打造良性内容生态的时候好好自省一下自家APP的乱状,不要拿“自媒体入驻观点不代表趣头条”为挡箭牌,真正为大众打造一个真实绿色的阅读环境才是“钱”进方向。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