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个月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作为一年之中营销重头戏的春节档期,在新冠肺炎的袭击下尚未登台便已匆匆谢幕。当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节奏被打破之后,必然将给2020年的零售行业增长前景带来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也成为了横亘在众多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门可罗雀的春节档,几家欢喜几家愁
客流的急剧下降以及一些零售门店的暂时关闭将对2020年一季度的零售市场带来暂时的冲击。消费者处于健康考虑减少对传统的菜市场的光顾,疫情将进一步扩大对电商和O2O配送服务的需求,尤其是生鲜品类。
基于2003年SARS疫情爆发前后的数据分析表明,重大疫情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为消费者带来健康和便利的品类将迎来巨大的增长机遇。从互联网发展基础来看,相比2003年的SARS爆发时期,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大幅度提升,根据2019年6月的统计数据,我国网民规模已超8亿,互联网普及率逾六成。互联网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区别于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的电商行业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伴随着消费零售业当前的全渠道特征,电商和O2O服务正在这次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
数字化转型、差异化竞争以及巨头整合
对于大型商超来说,受疫情影响之后的客流量减少仍在可预料范围之内,体量决定了它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数字化转型,采用更灵活的经营模式和多渠道的发展策略,找到新的增长机会。对于盒马鲜生这类新型消费社区来讲,差异化竞争无疑是获客的最有利武器。吸引新消费者和扩大购物篮是所有实体零售商增长的必要途径,O2O服务都渐渐成为零售服务环节中的标配,在这场疫情影响下,反应最为迅速的它们也会催生如“无接触配送”等更多创新的服务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
对于数量更多的小型零售商而言,不断增长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以及消费者对便捷购物体验的强烈需求,促使它们发展坪效更高的小型社区零售业态,通过贴近消费者,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完善自己的整体布局。
触底反弹,“报复性消费”能否引发新机遇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短期内出现大幅下降,但后续涨势凶猛。短期来看,疫情对于零售业的影响体现为剧变式的行业扰动。对于需求端来说,整体外出流动减少,消费需求降低,消费者对于便利性与配送服务的需求不减反增,手机/电脑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与购买物资的主要工具,从而带来的是消费者的整体信心下降。作为渠道端,隔离带来的是门店停业或者部分闭店,员工闲置、现金流吃紧,对于公司的依赖度提升,更应该发力线上渠道填补线下业绩。随着疫情逐渐过去,在03年非典时期,虽然零售快消品购买金额在4-5月份出现大的下滑趋势,但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自6月份起出现高爆发增长,由此可以预见到,短期的增长颓势并不算绝望,在全国性高效率的防控执行措施下,只要能挺过1-2个月的低迷期,各大企业都将重燃曙光。放眼中长期的形势来看,此次疫情将会刺激日用品/服装零售企业加速电商业务,转型智慧零售,加码布局“全渠道”战略。电商业务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企业加码数字广告投入,争夺线上市场份额,更多线上活动,更大的促销力度也会刺激线上销售增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考虑到与各大电商平台更深度的战略合作与资源置换,智慧零售的布局步伐也将会提速。利用闲置线下渠道大力发展智能导购,打造全渠道流量分发以及会员体系,激活自有私域流量,降低获客成本,同时利用十字花手段打通线上线下库存调拨,加快消化周期也成为使“全渠道战略”加速落地的多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