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提到某个在大众视野里「出圈爆火」知名网红博主,人们往往能联想到ta们爆火背后的平台。而这个博主,可称该平台“顶流”。
比如,提到@张同学,脑子里就会想到一个在抖音上爆火,仅仅两个月涨720多万粉丝的憨厚农村人形象。
@张同学 登辽视春晚
再比如,提到@老师好我是何同学,大家都会想到B站上这个制作过5G视频、曾与库克对话,凭一期推广视频拉高广告主股价的小伙子。一时间何同学成为B站“破圈顶流”。
提到@辛巴,大家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其带货的快手平台。因为辛巴曾在直播中情绪失控,一度叫板快手官方,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是,提到小红书,似乎没有所谓的“顶流”博主一说。如果用户不使用小红书,大概率不会想到代表小红书的知名博主。 例如,小红书粉丝量比较多的网红@易梦玲、@陶白白 等,可能在粉丝用户中较为出名,但知名度有限,很难让大众第一时间和平台产生联想。
千瓜数据显示,陶白白是星座博主 TOP1
为什么大家想不到可以代表小红书的博主?
各平台网红间的差异真的有这么大么?
难道小红书真的没有所谓的“头部”网红?
今天,带着这三个疑问,运营社就带着大家深挖一下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 01 -
小红书,似乎没有“本地”网红。
数据显示,在小红书上的头部博主,不论是粉丝量,还是知名度,都追不上其他的平台。
首先,从创作者的「粉丝增量」上来看,小红书增量相对比较缓慢。
小红书2021年Q3的MAU已经达到2亿,似乎有追上B站MAU2.67亿的趋势。
但是,MAU的接近,并不代表平台内创作者粉丝的增数一致。
新榜发布的《2021年新媒体内容生态数据报告》显示,小红书在整体涨粉最多的穿搭打扮类别中的TOP1只涨了74.8w粉,而快手、抖音和B站分别有 2549.3w、3333.1w和873.1w的涨粉,相差了11-34倍。
其次,小红书的头部创作者,大多不是“土生土长”的小红书博主。
截止至2月10日,我们观察了小红书粉丝数最多的博主TOP10,发现其中有1名官方账号,7名明星和3位从其他平台入驻的博主。
对比之下B站粉丝数量TOP10,就有4个百大UP主账号,@罗翔说刑法和@老番茄等。
不难发现,在小红书中,粉丝数量高的大部分是明星,或者是将小红书作为“副阵地”的其他平台顶流。
而且,在商业化上,相比于其他平台,小红书的腰部、尾部博主更受广告主青睐,头部博主反而在其他平台“更吃香”。
根据新榜数据报告,全年小红书有57.6%的尾部账号被投放,是别家平台的2倍以上。
- 02 -
小红书没“头部网红”,背后其实和小红书的 UGC 内容、流量机制和运营方向息息相关。
(1)内容:笔记比博主本人更吸引用户
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小红书的贴子收藏数往往大于点赞数。
在小红书中,用户的收藏互动行为占比相当大:
而且在抖音、B站、快手,都是以点赞为主要互动(B站用户更喜欢一键三连)。
同时,小红书的搜索功能提供了非常巨大的长尾流量。
在小红书中,搜索占据的长尾流量非常夸张,即刻网友@Luuuuka的账号数据显示,即使七天没有发布笔记,仍有10000+的曝光,其中41%的流量来自搜索。
数据来源:即刻@Luuuuka
小红书笔记的「有用性」已经被深深刻在用户的心智中,所以,内容比博主更吸引小红书的用户。
在 2013 年小红书刚诞生之际,其早期产品形态就是一份海外购物指南 PDF ,列举了内地游客到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后如何买,怎么买的各类攻略。
据@砺石商业评论报道,这份 PDF 文档在小红书网站上线不到一个月,下载量就达到了 50 万次。
因此,用户也在使用小红书的过程中慢慢养成了这样的心智:来到小红书?
作为对比, B站的用户则更倾向通过「关注」 UP主,再去选择内容。因而,即使某个 UP主长时间没有没更新,一旦更新后,再久远的老粉丝也会被触达。
因此,B站会产生大量的属于用户和创作者之间的梗,例如“爷青回”“失踪人口回归”“有生之年”等。
和快手不同的是,小红书去中心化更彻底一些,想实现真真切切的“平权”,也就是流量和用户对内容的正负反馈有关。
为了贯彻去中心化,小红书曾尝试去除关注页,被关注的博主只会在页面上端横条得到少量展示,失去了原本的单独信息流。
左:取消关注页 右:恢复关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