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全球日化巨头美国宝洁公司(NYSE:PG)再陷舆论——3月24日上午,据网友爆料,3月13日,宝洁会员中心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闻一下!》的推文。
文章中,"女人足部细菌繁殖速率是2300%,男人足部细菌繁殖速率是400%""再爱干净的女人,内裤都比男人脏"等针对女性的言论引发大量网友的不满。消息一出后,#宝洁#相关词条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单第6位。网友认为,宝洁公司此文是对女性的侮辱和极大的不尊重。目前,该文章已经被删除。
然而,关于品牌不懂得尊重女性的相关事件热度还未褪去,洁婷品牌又因“不尊重女性”的相关言论再次被曝出——3月21日是国际睡眠,洁婷品牌微博发布的一条关于洁婷安心裤的微博引发争议,原因在于该条微博的配图被网友认为不尊重女性。3月25日,洁婷品牌微博发布道歉声明:近期,洁婷微博发布的广告模特使用安心裤的照片给大家带来不适,我们在此真诚地表示抱歉!此次事件反映出我们的内容及审核流程存在漏洞,我们已启动内部程序,优化管理。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传播内容,要坚守洁婷品牌价值观,担负社会责任,管理好第三方运营机构,不能有丝毫疏忽。
如果是真诚道歉整改,还能让人接受,但在洁婷微博回复中,洁婷又刻意贴出了模特的肖像授权书,似乎在辩解自己并没有错,让网友集体更加不满。
在网友看来,洁婷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哪里有问题;是不是模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拍摄角度使人感到不适,你们营造出来的感觉像是偷拍;原来是特地拍的这个角度啊;不管被拍摄者是否知情,你们发这种从男性凝视出发的照片到官网上,就是对女性的冒犯。
不尊重女性,品牌的基本素养哪儿去了?
事实上,对于女性不够尊重的品牌公关事件早年间就曾发生过。
早在2014至2015年期间,茶颜悦色在品牌的茶包文案上就犯过错误。茶包上的标语“官人我要”及蝌蚪图案、“皇家马子”,都是一些让人想入非非的暗示。作为一家主打茶饮品牌的企业,宣传包装上却充满着浓厚的性暗示意味,实在令人费解。
2017年11月1日,“绝味鸭脖”天猫旗舰店推出一张女生身着粉色内裤、双脚却戴着锁链的营销海报。广告文案中堂而皇之地写到“鲜·嫩·多汁,想要吗”“抵不住的诱惑”等字眼。画面充斥着低俗的性暗示,比起小食品牌的广告,更像是一则色情行业的宣传图。
2018年“Me Too”运动正值顶峰,Nike集团被曝出女性员工能力被严重低估,高管性骚扰女下属的情况时有发生,品牌内部更是将女性产品视为二流产品,在设计与做工上都是粗糙泛滥的。
2020年10月11日,杰士邦联合华熙生物推出了为女性研制的首款“护肤”安全套。但,就是这样一款既考虑了女性私密生活的愉悦度,又注重了女性私密部位呵护的产品,发布了大跌眼镜的广告内容。其官方微博在推文中使用起了“鲍鱼”的配图,以此暗喻女性的私密部位,并用其变化的过程传达女性的身体随着时间鲜花怒放的信息。
2021年2月,脱口秀演员李诞因在微博为女性内衣品牌Ubras带货,发布了文案为“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装备”的微博。事后遭到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的处罚。通报显示其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文案内容低俗,有辱女性尊严。与此同时,内衣品牌Ubras也在事件发酵后迅速道歉。
“她经济”崛起,不尊重就等于失去
近年来,女性群体的线上消费稳步增长。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女性充分发挥“她力量”,成为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动力。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女性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品质化、智能化等特点。品牌应重点把握女性消费行为的演变趋势,撕掉女性群体消费的固有标签,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女性消费群体,更新对女性消费方向的认知,深挖女性消费群体的需求,努力实现与女性消费者共同成长。
品牌想要获得女性消费群体的尊重,则需要首先学会尊重女性。若想通过暗讽来搏眼球而全然不顾冒犯女性,这显然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一则低俗含有侮辱性的案例足以让企业的口碑翻车,甚至品牌自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