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分享到:
|1958 |文章来源:CTR

看完豁然开朗的三个消费市场洞察

导读:凯度消费者指数(在中国隶属于CTR)基于对消费市场的连续观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市场现象和问题,我们一边站在宏观的角度解读趋势,一边也透过点状的发现分享自己的观察,希望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路。

看起来式微的赛道一定凉凉?
消费市场起伏变化,消费者不会只停留在一个渠道,一个平台。
相信很多决策者在选择赛道时,都期望能够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穿越暂时的起伏而看到长久的趋势。
那么我们就需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样的平台或渠道是消费者不会拒绝的?
我们以近期看起来有些式微的社区团购为例。
凯度消费者指数移动购物截图样组监测数据显示,社区团购的月渗透率从21年初的10%-15%快速攀升到年中的20%-25%区间之后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
这对追求高估值的创业平台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天花板太低,导致投资人在去年下半年的谨慎以及前期大量烧钱的平台黯然离场。
但是这一稳定的用户群对于成熟的平台来说,却依然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大蛋糕。
因为这个市场与传统电商或者到家平台所触达的消费者以及消费场景太不一样了,只要能够分一杯羹,就意味着对现有生意带来可观的增量与不一样的流量。
因此,对于以卖货为主阿里、京东、美团和拼多多来说,社区团购的下半场必须拥有他们的身影。


数据来源:凯度消费者指数

通过数据我们也看到,社区团购虽然看起来式微,但是单期渗透率仍然维持在20%以上,群众基础还很强,只要平台可以持续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与方便,消费者就不会拒绝这样的平台。

所以,在全世界都在给社区团购唱凉凉的宏观环境下,在很多微观战场上,依然上演着巨头们的贴身肉搏。

市场总会有起起伏伏,一定要基于连续性样本,来研究消费者行为变化,更好地发现在不同平台上的运营策略,与不同平台进行合作。

消费者调研可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在消费者调研中,你以为的,并不一定是你以为的。
当你想知道消费者为什么不再买我的产品,什么是让消费者流失的真正原因时,单一做问卷调查,是否能挖掘出真实驱动他们转换品牌的原因?
例如,我们在询问消费者“您为什么没有购买这个产品”这个问题时,会让消费者首先开始回忆产品本身。
这时候最常见的消费者声称的品牌流失原因是不太好吃、不健康、没有什么效果等。


数据来源: 2020-2022 年各快消品品类驱动与障碍调研(包括个人护理、食品饮料、婴儿品类以及美妆护肤品类)
但经凯度消费者指数驱动与障碍模型分析,通过对每位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上的花费占比,以及对他们的品牌印象进行加权模型计算后,发现最常见的真实导致品牌流失的原因其实是:品牌缺乏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物不所值,以及广告声量较低

数据来源: 2020-2022 年各快消品品类驱动与障碍调研(包括个人护理、食品饮料、婴儿品类以及美妆护肤品类)
可见,在消费者调研中,你以为的,并不一定是你以为的。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正本清源。因此,关键在于问卷与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数据的有机结合。
如果品牌正面临流失,或者需要寻找机会进一步助力目前的增长趋势,那么就必须要解锁消费者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
媒介拉新,靠谱吗?
媒介投放具有超强拉新能力。
之前的文章中跟大家提到过如何借助媒介精准触达消费者的话题,其中的核心是,选择正确的媒介接触点能帮助品牌触达更多的消费者。而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借助媒介拉新
凯度消费者指数研究表明,媒介投放具有超强拉新能力。在其所带来的销售额增量中,近六成都是由新购买者所驱动的。

 

数据来源:凯度消费者指数

无论品牌大小,新买者的销售贡献都超过50%,对于小品牌而言贡献更高。

数据说明:大品牌定义为渗透率超过30%的品牌

小品牌定义为渗透率小于30%的品牌

那么,哪个媒介接触点的拉新能力更强呢?
数据显示,相对于其他媒介接触点而言,短视频的拉新能力更显强劲


新买者贡献指数=不同媒介接触点新买者销售贡献比例/品牌整体新买者贡献比例*100
凯度消费者指数媒介影响力模型2018-2021案例均值
未来我们将继续填坑,持续跟大家探讨消费市场的更多话题,也欢迎你把想了解的内容留言给我们。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