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11|
分享到:
|206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安踏开始“卷”耐克:一年赚到77亿,高端球鞋要卖1500元

2020年10月21日,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简称BCI)发表声明,宣布停止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并捏造了一系列谣言来抹黑新疆棉花。

翌年,H&M率先发难,公开发表声明称将会在未来停用新疆棉花。与此同时,BCI成员诸如巴宝莉、耐克、阿迪达斯以及新百伦等知名品牌,均表示将会与新疆棉花切割。正是这股国外反对新疆棉花浪潮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鞋服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2022年3月22日,安踏集团的2021年年度财报正式出炉。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安踏体育2021年总收入达到493.3亿元,同比增长39.9%,实现了对北美运动巨头阿迪达斯的碾压。尽管距离耐克仍然有一段距离,但安踏已经开始选择与耐克互相内卷了。

一、中国鞋服品牌营收持续向好

2021年安踏体育的总收入达到了惊人的493.3亿元,同比增长39.3%。营业利润则达到了109.9亿元,同比增长20.1%。并且,这是安踏体育创始以来首次突破营业利润百亿元大关,实现了对自我的突破。

同时,安踏体育归母净利润达到77.2亿元,同比增长49.6%,距离突破百亿元大关看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安踏体育取得了如此傲人成绩,另外两大知名国产品牌特步以及李宁的表现又如何呢?

前不久,特步集团公布了2021年度企业财报。根据财报数据显示,特步集团在上一年的总收入达到了100.13亿元,这是该企业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营收。在2017年,特步集团的总营收还仅仅只有51.13亿元。短短四年时间,特步集团的营收便实现了整整一倍的翻越。

李宁集团也于前不久公布了上一年度的年报,全年收入达到224亿元,同样创下了集团营收历史。由此可见,2021年对于国内各大知名鞋服品牌而言,都是有着不错发展的一年。

二、安踏与斐乐

前些年,老爹鞋在国内爆火,而作为老爹鞋款式代表品牌之一的斐乐,也因此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当中。在那时,一双斐乐的老爹鞋动辄5、600元起步,在消费市场足以被看作是中高端品牌。

与此同时,安踏运动鞋的定价主要以1、200元为主,主要面对的是中低端消费市场。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品牌,实际上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1911年,斐乐于意大利被正式创立,这时斐乐的主营业务还是针织服装。只不过,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斐乐由于自身经营不善,最终只能无奈对外出售品牌所有权。就这样,斐乐的经营权被各个公司轮番接手出售,并最终于2009年落入了安踏的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斐乐被安踏收购以后,安踏集团并未大肆对外宣称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尽可能保证斐乐品牌的独立运营。正因如此,作为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费市场的斐乐品牌,曾为安踏体育带来庞大的营收。

根据2019年安踏体育公布的年度财报数据显示,斐乐品牌的营业收益达到了147亿元,净利润则是突破了40亿元。与此同时,安踏主营品牌的营业收益则仅有72亿元,远远不如收购品牌斐乐。

也就是说,自从斐乐被安踏收购以后,安踏体育的企业营收当中,斐乐这一品牌所带来的价值是大于主品牌的。但是,这一状况自2021年便有所改变,而这一切则要得益于安踏集团所开展的DTC营业模式。

三、主品牌安踏的反超

DTC营业模式,对于安踏主品牌营收的增长是有积极影响的。所谓DTC,指的就是品牌直面消费者,不借助任何第三方平台以及批发零售商。这意味着,品牌能够获得的收益会变得更多。

任何品牌上线第三方电商平台,都会不可避免地被平台拿走一部分收益。因此,品牌绕过第三方从而创建自己的销售渠道,则会更加有利可图。如今,许多知名品牌都已经开展DTC模式,比如耐克、雀巢等等。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安踏主品牌自从转型DTC模式以后,品牌营收便有了明显增长。与此同时,上一年度国内兴起的国潮热,进一步推动了安踏品牌的营收。

如今,很多消费者都已经知道斐乐早已被安踏正式收购,也知道斐乐是安踏旗下的中高端品牌。因此,安踏已经有意开始主动开拓中高端消费市场,据悉他们将会推出一系列新款运动鞋,定价大概在1500元左右。

四、耐克阿迪尽显颓势

以往,在国内提到运动鞋,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都会是阿迪耐克这两个品牌。一定程度上,这也体现出这两大运动品牌在国内占据了多么庞大的市场份额。然而,这一切在2021年有所转变。

2022年3月22日,耐克正式公布了2022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根据数据显示:耐克第三季度的销售额约为108.7亿元,增速较之同期下降了5%;第三季度的净利润约为13.9亿元,同比下降约4%。

放眼全球,耐克品牌仅在中国实现了营收负增长,并且这一趋势很有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与此同时,阿迪达斯的表现则更为明显。根据财报数据显示,阿迪达斯的销售额已经连续三季度下滑,下降幅度更是超过了20%。

看得出来,自从出现了棉花事件以后,阿迪以及耐克在国内的销售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此同时,各个国内知名品牌则迎来了绝地反击的大好时机。如果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国内品牌抢夺阿迪、耐克的国际市场份额,或许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化为现实。

结语

许多国外品牌由于发展较早,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机构。这些国外品牌在进入我国以后,便迅速占据了庞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对国内品牌的降维打击。

许多消费者平时习惯了购买这些国外品牌,从而忽视了正默默发展的本土企业。上一年的棉花事件,让许多国人认清了这些国外品牌的真正嘴脸,现在看反倒是一件好事。

如今,以安踏为代表的本土品牌正悄然崛起,并力争逐渐走向国际,在世界舞台上与那些老牌企业竞争。我们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国货,这样才能帮助它们发展得更好。

文章评论

请输入您的留言: